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

《三本书的三种感动》

出国买书是我的习惯,买到好书仿佛是“到此一游”的最大满足感。这一次,因为怕超重不敢大买特买,然而却得到了三本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珍贵书籍,可说是塞翁失马,哈哈!
第一本是宜兰戏剧馆赠送的兰阳戏剧丛书——《老歌仔的容颜》、第二本是蔡欣欣博士送的《月明冰雪阑——有情阿嬤洪明雪的歌仔戏人生》、第三本则是传习班的杨宗保——林峮含送的《哈烧国文讲义》,这三本书各有用途,我如获至宝。
一向喜欢宜兰县文化局出版的资料丛书,深入浅出的《老歌仔的容颜》也不例外。即使读者之前对老歌仔不熟悉,读过此书,保证会从中获益。其中最具创意也是我喜欢的是《学堂篇》,可以考一考读者对老歌仔的知识,轻松有趣;《导师篇》、《学员篇》读起来好亲切,大都是熟悉的脸孔,好像在和朋友清谈交流,加深彼此的认识。奉劝所有获赠此书的团员,别忘了用心去翻阅哦,不要辜负赠书者的一番心意。
蔡欣欣博士经常有学术性的书籍出炉,我由衷地被她这股为文化资产付出的坚持而感动。手捧着她撰写关于洪明雪阿嬤的回忆录,我仿佛在歌仔戏辉煌的岁月里走了一遭,有往事如烟的感慨。书中不仅纪录老艺人的岁月足迹,也为歌仔戏保存珍贵的历史资料,羡慕台湾读者有福气,在新加坡类似书籍就似乎比较缺乏。
另一份最纯朴的感动来自传习班的朋友。那天,“台新戏曲交流会”结束后,小陈三——凯婷把课本带来,我充满感激之意,原来她记住我曾经提及要借阅台湾国小的课本。可惜时间关系,只能略翻;坐在一旁的峮含也说要把高中的课本带来借我。
隔天,九月六日,传习班演完《翠山情缘》后,我到后台探班,杨宗保——峮含果真是守信之人,说到做到,她将五本书递到我手中,说当中有四本高中课本要借我看,而另一本六至九年级的总复习——《哈烧国文讲义》则送我留念。这几本书沉甸甸的,重量不轻,难得她在演出时也不嫌麻烦,特地带到演艺厅,诚意满分,我被深深打动,刹那间,有些语塞词穷,只会笨拙地道谢。在回程中,我用心地、专注地翻阅该讲义,在温故知新的当儿,也增添不少新知识。峮含,谢谢哦。
三本书,三种感动,我惜之。
21/09/09完稿。

2009年4月2日星期四

拼凑残缺~游圆明园遗址之追思


一直以为,从字里行间认识圆明园就足够了;然而,当双足踏上遗址的刹那,才惊觉自己的肤浅。有股无形带强烈的感觉油然而生,五味杂陈,甚难形容。
穿梭在苍凉的废墟里,我学会用另外一种角度去解读,尝试重新了解圆明园。我望着“劫后余生”的残垣断柱,借助眼前的一景一物,让散乱的思绪逐步拼凑起来,好好寻思,模拟自己跨越时空,翻阅皇室当年的奢华和没落。。。
圆明园规模可谓空前,由清朝六代帝王,共用了一个世纪半的时间完成,是一座奇珍异宝的精品宝库,价值连城,所耗费的人力与财力是难以估计的。园内汇集了园林艺术和人类智慧,展现高超的水平。不仅如此,在排外情绪强烈的年代里,皇家宫苑不可思议的出现欧式宫殿建筑群;东西方的风格相融合一,为建筑文化交流史开创新的一页。东方人移天缩地的本事折服了世人,因此为圆明园多了个美名——“万园之园”。 圆明园的前半生高不可攀,气势非凡;但又有谁预料得到,掏尽清王朝心血与精力的华丽宫苑是哀乐频奏,后半生只是化为废墟一堆。英法联军在1860年的掠夺,放了一把烧了三天的无情火,这场“火劫”并非厄运的终结。1900年西方列强干下“木劫”暴行。辛亥革命时则碰上军阀等败类盗运石料,“石劫”后的圆明园留下触目惊心的残石断壁。日治时期粮食短缺,农户为了开田种稻,就入园占地,平山填湖,一代名园的山形水系已经面目全非,“土劫”导致它的昔日光辉正式划上了句号。
这些劫数暴露了人性的贪婪,我把它叫作“心劫”,因为人的良心都被洗劫一空,荡然无存。经过浩劫的洗礼,那些屹立不倒的石柱、残垣断壁、零乱石堆,构成一幅最震撼、最真实的画面。侵略者企图将所有罪证永远埋在废墟里,他们万万想不到,自己的恶行却因为废墟而完完全全被揭发,是嘲笑、揶揄更是讽刺!留予后人见证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,感悟世间的无常。
如果历史改写,圆明园安然无恙、完美的呈现在后人面前,或许没人会去在意历史犯过什么错,甚至不会记取任何国耻,这样的美似乎毫无意义。今天残缺不全的圆明园遗址极具魅力,后人有了完整的线索,去拼凑完整的真相,对之前失去的一切有了完整的交代。

思念是一杯浓浓的茶

爱喝茶乌,因为是对母亲的思念,一种无法言喻的窝心。
小时候住在乡村,父亲在一座小岛上做生意,母亲每天早上在到岛上去之前,都会预先泡一壶茶乌,让不爱喝咖啡的孩子随时有茶可喝。珐琅制的茶壶置放在常年不用的大方形灶上,灶比我的腰还高,当时的我不到十岁,大约七、八岁吧,想喝茶只要双手一撑,整个身子就顺势跳上灶去倒茶喝。瘦小的身形,或半蹲或盘坐,在灶上享受母亲掏爱心冲泡的茶,甜甜的,充满幸福的感觉。
长大后, 纵使我极爱咖啡诱人的香味,基于胃痛问题,也只能闻闻咖啡香。对于茶乌的态度却截然不同, 即使体质关系,医生曾劝告少喝为妙,但已经是一种戒不掉的瘾,我深陷其中、也乐在其中。
母亲病逝后的十几年,我习惯早上一杯茶乌下肚,仿佛是在跟她道早安。有时候,觉得疲倦或是承受某种压力时,我会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工作呷口茶;感觉母亲就在旁打气,给予鼓励;遇上开心的事也会喝茶,觉得母亲会在身边跟我分享无上的喜悦。
我无法理解这是什么心态,惟一能够解释的是:思念是一杯浓浓的茶,在舌尖回甘,不苦不涩,在思绪里散发淡淡幽香、在岁月里缓缓地累积甘甜。